新闻中心

清华火神夺冠!农大山海摘银,中国首夺机器人世界杯人形组冠军

2025-07-22 1

北京时间 7 月 20 日晚,2025 年机器人世界杯(RoboCup)人形组决赛在巴西萨尔瓦多落下帷幕。清华大学火神队以 5:2 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,首次将象征机器人足球最高荣誉的 “大力神杯” 带回中国,农大山海队摘得亚军,创造了中国战队在该赛事 28 年历史上的最佳战绩。这场巅峰对决不仅见证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全面突破,更标志着中国从 “参赛选手” 向 “规则制定者” 的角色转变。

一、历史性突破:中国包揽冠亚军,国产机器人成全球标配

本次赛事中,清华火神队与农大山海队全程使用北京海淀企业 “加速进化” 自主研发的 T1 人形机器人参赛,其 90% 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,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 1/3。令人瞩目的是,不仅中国战队全面采用国产装备,连季军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队、小型组冠军德国 Boosted HTWK 队也选用了中国机器人。这意味着中国硬件平台首次成为国际顶级赛事的 “通用装备”,打破了欧美企业长期垄断高端机器人市场的局面。

在小组赛阶段,火神队以 16:0、9:0、12:0 的悬殊比分横扫美国、法国等传统强队,其搭载的强化学习算法可实时分析对手战术,自动切换 “控球压制”“防守反击” 等策略。决赛中,火神队队员在第 18 分钟完成了震惊全场的 “头球破门”—— 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足球轨迹,0.1 秒内调整全身 21 个关节角度,以完美抛物线顶入死角,这一动作被国际评委称为 “机器人足球的里程碑”。

二、技术博弈:火神的 “智能大脑” 与山海的 “团队默契”

清华火神夺冠!农大山海摘银,中国首夺机器人世界杯人形组冠军

火神队的核心优势在于 “动态决策能力”。其自主研发的 “伏羲” AI 系统可实时处理 2000 + 传感器数据,实现毫秒级战术响应。例如在领先时,机器人会自动收缩防线形成 “铁桶阵”;落后时则乐鱼体育官网集体压上,通过交叉跑位制造空档。农大山海队则以 “群体智能” 见长,其 “鲲鹏” 算法能让三个机器人在无人工干预下自动补位:当对方发动反击时,临近机器人会迅速组成三角形防守圈,这种协作模式已被物流公司借鉴用于无人车队调度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本届赛事首次采用 “无保护竞技” 模式,要求机器人全程自主运行,这对运动控制精度提出严苛挑战。火神队机器人在对抗中跌倒后可 3 秒内自主爬起,而山海队通过仿生肌肉驱动技术,实现了类似人类球员的 “急停变向” 动作,其膝关节扭矩控制误差小于 0.5 牛米。

三、产业启示: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技术跃迁

比赛结束后,德国车企博世立即与加速进化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将 T1 机器人的关节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焊接生产线,使良品率从 92% 提升至 99.6%。而山海队的 “群体协作算法” 已被顺丰物流引入,用于优化多车配送路径,效率提升 40%。这种 “赛场练兵 - 产业转化” 的模式,正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弯道超车的关键。

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赵明国教授透露,团队耗时 10 年攻关的 “运动 - 感知 - 决策” 一体化技术,已衍生出工业巡检、老年护理等 12 个应用场景。“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适应复杂环境,而足球场正是锤炼这种能力的最佳试验场。” 他说。

四、国际回响:中国技术重新定义机器人竞技标准

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主席加藤一郎评价称:“中国战队的胜利标志着机器人足球从‘硬件竞赛’转向‘智能竞赛’。” 赛事裁判长费尔南多・里贝罗指出,火神队与山海队的表现 “将 RoboCup 原定 2050 年实现的‘机器人击败人类职业球队’目标至少提前了 10 年”。
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中国机器人的 “高性价比 + 开放生态” 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。加速进化 CEO 程昊透露,目前已有 23 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申请加入其开源社区,共享 T1 机器人的开发代码和训练数据。这种 “技术输出 + 标准制定” 的模式,让中国从机器人产业的 “跟随者” 变为 “引领者”。

结语:从 “中国制造” 到 “中国智造” 的跨越

这场机器人世界杯的胜利,不仅是清华与农大的荣耀,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厚积薄发的缩影。从 2004 年火神队成立时的 “拼凑零件参赛”,到如今国产机器人成为全球赛事的 “通用语言”,中国用 21 年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蜕变。正如赛事解说员在决赛现场所说:“当海外观众高呼‘China dominates’时,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,更是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崛起。” 这场胜利,或许正是中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的起点。